财政局根据旗委、政府的统一部署,始终坚持思想认识、组织机构、领导责任、驻村人员和工作措施五到位,找准帮扶切入点,在抓好组织建设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发展群众致富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有力地促进了大场则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。
一、基本情况
从2015年11月起,我局开始帮扶城川镇大场则村。每年都选派1名青年干部到大场则村挂职,1名科级干部和1名工作人员驻村蹲点联系包扶城川镇大场则村。并组织全体干部下乡入户,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、村集体经济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,及时掌握民生需求,完善民情台账。两年多来,累计争取资金240万元,落实了交易市场、冷库建设等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及自来水改造、阵地建设和锦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温棚种植项目。多次看望慰问老党员,发放慰问金,实现了工作到村无盲区,服务到户全覆盖,温暖到心不间断。同时,按照“激发内力、增强合力,科学发展”的原则,针对帮扶户不同情况,制定相应帮扶措施,确保帮扶工作有计划、有目标,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,实现了4户国贫户的全部脱贫,逐步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增加村民收入的“双赢”。
二、主要做法
一是领导重视,深入调研,高效推进帮扶工作。根据政府安排,我局以“识别到人、帮扶到户、落实到位”为总体要求,局党组高度重视,多次深入帮扶村,对4户国贫户进行逐一摸底抽查,详细了解每户国贫户的基本情况,并建立档案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扎实做好摸底调查建档工作。在基础上制定了年度包扶工作计划,明确目标、步骤和措施,科学高效有序的推进帮扶工作。
二是立足实际,畅通销售新渠道。认真研究新出台的产业政策,以推广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提供便利为原则,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,依托“农村互联网+”的平台,进一步挖掘农牧产品的消费新趋向,创新农副产品销售新模式,为大场则村南瓜、西瓜、辣椒等农作物开拓新销路,针对当前滞销的经济作物,想方设法解决滞销问题,从而有效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、售价低的问题,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。
三是着眼长远,调整产业结构。立足大场则村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,紧紧围绕城川镇“一横”特色经济带,培育好符合大场则村实际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、规模种植等特色产业,同时,认真研究新出台的产业政策,以为推广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提供便利为原则,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,加速产业进一步优化。
四是加强知识培训。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,积极聘请专家到包扶村进行宣讲,帮助培育新品种,大力推广新技术,举办种、养殖培训班,让农民掌握一些实用技术,增强了农民增收的内在潜力。
三、主要事迹
一是积极争取资金,落实项目,提高帮扶村经济发展水平。自帮扶城川镇大场则村以来,我局累计为其争取资金240万元,先后落实了交易市场、冷库建设等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及自来水改造、阵地建设和锦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温棚种植项目,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,扶持特色经济产业,改善民生,壮大帮扶村集体经济实力,提高帮扶村经济发展水平。
二是立足国贫户实际,因户施策,精准脱贫。面对4户国贫户实际,帮助建设种植大棚2处、羊棚1处;购买化肥67袋、牲畜16头、猪仔5头、家禽100只;落实残疾人救助2人,大病救助2人,每人免费体检1次,帮助每人购买意外险130元,保额10万元;帮助协调惠农贷款20多万元;积极协调上级包扶部门市规划局为国贫户扶持资金6900元;申请产业扶持资金75000元,用于购买水浇地滴灌设备。
三是拓宽销售渠道,促帮扶村村民增收。依托村委“农村互联网+”的平台,挖掘农牧产品的消费新趋向,创新农牧产品销售新模式,加大南瓜、辣椒、西瓜等经济作物的销量,有效解决农牧产品销售难、售价低的问题,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。
四、取得的成效
一方面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增加村民收入的“双赢”。通过积极争取资金、落实多个项目、扶持特色产业经济、优化产业结构等举措,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收入增加的“双赢”。另一方面,实现了4户国贫户的全部脱贫。通过深入调研、摸底调查、因户施策、“再帮一程、再助一力”等举措,实现了4户国贫户的精准脱贫。
鄂托克前旗财政局
2018年3月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