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托克前旗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之一,是党的民族工作试验区和探索民族区域自治之路的重要起点。近年来,鄂托克前旗以“传承革命精神、发展红色旅游”为目标,深入挖掘境内宝贵的红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,结合红色培训教育基地打造,积极推动以延安民院城川纪念馆为中心,构建起了“1+6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,构建红色文化旅游圣地集群,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。
发展红色旅游,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,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,既是一项经济工程,更是文化工程、政治工程,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。发展红色旅游,一是有利于保护革命遗址,继承和发扬优秀的红色革命传统文化,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,教育子孙后代学习社会主义先进精神文化。二是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。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。积极发展红色旅游,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,将革命历史、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,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,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,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。三是有利于将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文化产业优势,并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,逐步带动经济消费,拓宽致富通道,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,带动农牧民创业增收,进一步提升鄂托克前旗的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,使其成为鄂托克前旗地区旅游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教育、生态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。
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措施很接地气,有很强的可操作性。2018年我旗将继续借旅游蓬勃发展之势,乘势而上,开创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新局面。
(一)做强红色培训研学旅游,凸显教育功能
加强与党史研究、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内设研究机构的对接,全面挖掘我旗红色革命历史的思想、精神和文化内涵,持续更新完善展陈,丰富完善讲解内容,延伸和深化基地教育教学内容和内涵,持续改进提升各现场教学点展示和讲解水平,弘扬我旗历史革命文化精神。
(二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旅游接待能力
全面加强红色旅游景区(点)游客服务中心、公共卫生间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。同时,抓好教育辅助建设,加强新科技展示方式应用,引进智能讲解系统,完善讲解设备功能及其功能配套设施,合理规划完善提升各教学点基础设施建设,切实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,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。
(三)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,拓展客源市场
抓好红色培训教育基地的对外交流和宣传,实行“互联网+”线上线下同步推广,制作宣传折页、红色旅游交通图等宣传图册。整合所有红色资源进行整体宣传营销,加强红色旅游的区域交流合作,与延安等周边红色旅游景区(点)线路串联,探索合作模式和机制,推广红色旅游产品线路。探索建立鄂托克前旗红色教育基地网上纪念馆,并充分利用主流公众平台,制作微信宣传网页及手机APP等新型宣传载体,广泛宣传我旗红色旅游文化、场馆展示等内容,进一步提高我旗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(四)多元组合旅游资源,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
整合我旗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结合,开展干农家活、品农家饭、游红色地的多样性旅游产品,与我旗现有的A级景区串联在一起开展拓展训练等系列活动,通过与其他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,进行多方位、多角度的与美食、体育、科技、动漫、网络游戏等的结合点,以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,扩大旅游客源市场。
(五)扎实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,提升旅游规范化
加强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发掘、征集、整理和利用工作,讲好革命故事,提升陈列布展、讲解解说规范化水平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计划招聘一批讲解员,全面负责旅游团队、散客及全旗重大项目、重要节庆活动的讲解服务工作。
(六)加强智慧党建平台建设,推动“旅游+互联网”融合发展
积极同智慧党建平台结合起来,结合“两学一做”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工作,加强党员干部职工党性教育,以智慧党建平台学习等方式,将我旗红色教育文化资源打造成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的新平台、锤炼党性的大熔炉。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党建品牌,运用党建工作来引领全局工作,充分发挥“智慧党建”平台作用,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红色教育基地管理运行的全过程。